首页>法学园地>案例辨析> 正文案例辨析
列淦光交通肇事案
发布时间:2013-09-20 19:33:17 来源: 作者: 【字体:

列淦光交通肇事案

——兼论交通肇事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写人:增城市人民法院新塘法庭 毛冠贤、张杰

 

关键词    危险驾驶  交通肇事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裁判要点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要客观分析肇事者的主观心态。如果对危害不特定多数人及财产的主观心态为过失则构成交通肇事罪,为间接故意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行为人严重违反交通法规,醉酒驾车,超速行驶,致使两人被撞身亡,如果不能查清有“漠视不特定的公众人员的安全”的心态,不能查清楚置多数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的情形,则应该认为涉嫌交通肇事罪。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六十七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案例索引

一审:广东省增城市人民法院(2012)穗增法刑初字第479号(201325

基本案情

广东省增城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21121许,被告人列淦光醉酒后驾驶粤S5X448号牌轿车在增城市荔三公路由南往北方向行驶,行至荔三公路增江街初溪村梅花岭路段时,因严重超限速行驶,与同方向行驶的由被害人龚某伟驾驶的赣D9B754号牌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赣D9B754号牌摩托车驾驶人龚某伟及乘坐人李某娟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被告人列淦光在事故现场被公安机关拘传到案。经增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被告人列淦光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列淦光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鉴于被告人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提请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处刑罚,并建议对被告人在有期徒刑四年至六年间量刑。

被告人列淦光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承认控罪。

被害人龚某伟家属提出如下意见:1、本案被告人严重醉酒驾驶,且严重超速,飙车取乐,闯红灯,对于本案的发生主观上持放任的故意心态,因此本案应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如果认定被告人构成交通肇事罪,单某超作为车辆实际控制人,明知列淦光醉酒的情况下仍安排其驾车送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单某超应作为共犯追究刑事责任;3、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明确了交通肇事罪中构成自首的三个前提条件是“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但本案中,事故发生后,被告人列淦光于事故发生后躲起来,因此不能认定为自首。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21121许,被告人列淦光醉酒后(血液里的酒精含量为186.3mg/100mL)驾驶粤S5X448号牌轿车(车主为顾某洪,实际使用人为单耀超)在增城市荔三公路由南往北方向行驶,行至荔三公路增江街初溪村梅花岭路段时,因严重超限速行驶(此路段限速60 km/h ,被告人当时驾驶车速为131.07km/h),与同方向行驶的由被害人龚某伟驾驶的赣D9B754号牌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赣D9B754号牌摩托车驾驶人龚某伟及乘坐人李某娟(李某娟宫内早孕,活胎)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被告人列淦光在事故现场附近等待公安人员到场处理。当公安人员到达后,被告人列淦光主动承认其是肇事司机,并跟随公安人员返回交警大队接受询问。经增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被告人列淦光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另查明:案发后,被害人龚某伟、李某娟的家属分别向本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经本院主持调解达成协议,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列淦光、单某超于2013125共赔偿两被害人家属各35万元(不含协议前两被害人家属已收取的32850元)。

裁判结果

广东省增城市人民法院于201325作出(2012)穗增法刑初字第479号刑事判决,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列淦光有期徒刑六年。宣判后,被告人列淦光未提出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裁判理由

广东省增城市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列淦光无视国家法律,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致二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对于诉讼参与人龚华珠的意见, 1、关于被告人行为的定性,虽然被告人于驾驶车辆前喝了酒,但对事故的发生,没有证据证实被告人是出于故意或放任的心态,而是一种过失,因此被告人不具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故意;2、关于是否追究单某超刑事责任,本院是审判机关,不具有侦查职能,单某超是否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应由其他部门根据事实证据依法进行;3、关于被告人是否属自首,被告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其罪行,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被告人酒后、超速驾驶机动车辆,在量刑时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公诉机关提出对被告人列淦光的量刑建议与被告人的罪责相适应,予以采纳。

案例注解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类罪。本案最大的争议焦点是关于被告人列淦光行为的定性,对此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列淦光犯罪时的主观心态是间接故意,因此本案应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常见的有驾驶汽车向人群冲撞、私架电网等,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刑法条文仅规定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对象、性质等方面的要素,没有明文规定本罪的具体行为结构与方式,导致“其他危险方法”没有限定。刑法将本罪规定在第114条和115条之中,根据同类解释规则,它必须与前面所列举的行为相当。因此,“以其他危险方法”仅限于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相当的方法,而不是泛指任何具有危害公共安全性质的方法。对于因醉酒而基本丧失驾驶能力后在车辆、行人较多的路段长时间高速行驶的,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1]的出台,更是加大了对醉酒驾驶[2]行为的打击力度。本案中,列淦光明知醉酒后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血液里的酒精含量为186.3mg/100mL,严重超过80100ml的国家标准,不具备驾驶的身心条件,但是其仍无视法律醉酒驾车。事发的路段荔三公路是东莞从石龙过来荔城且连接广汕路的主干道,在这不到20公里的路段曾设有两个收费站,说明这段公路的车辆往来是非常繁忙的。另外,此干道经沙庄、三江两个街,摩托车、单车及行人过往多。事发的时间是晚上的八九点,被告人作为当地人应当知道此路段该时间各种车辆流量及行人情况。在该路段限速60公里的路况以时速130公里行使,且喝酒喝到自己走错路也不知道的情况下,造成两尸三命的重大伤亡。被告人虽然主观上不希望、也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却对危害结果明显持放任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客观上造成两尸三命的严重后果。综上,本案应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列淦光犯罪时的主观心态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因此本案应定性为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行为人也可能有意识地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这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故意”的,但不成立刑法上的故意。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往往是轻信能够避免结果发生,因而仍然是过失。交通肇事罪中所说的过失,针对的是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这一严重后果,行为人对于违反交通安管理规章制度则是明知的,如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等。总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当然,对行为人主观心理的认定,还必须结合其在驾车过程中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客观表现来看。本案中,被告人列淦光对其醉酒驾车、超速行驶是明知故犯,但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否定态度的。本案的案发地点增城市荔三公路,是增城通往东莞的交通主干道,但不能就此推断该道路必定车流量大,行人多。案发当晚,被告人所驾驶的车辆在东莞市境内以及本次事故发生前没有违章记录,说明被告人虽然醉酒但是没有丧失基本驾驶能力。且被告人列淦光驾车只是发生一次事故,不存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的行为。综上,本案应定性为交通肇事罪。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即本案应定性为交通肇事罪,理由如下:笔者认为,孤立的分析实行方法的性质、客观的损害结果,不足以充分说明方法的危险程度。应遵循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犯罪的成立不仅要求在客观上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而且要求主观方面有犯罪的故意或过失,还要求主客观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刑事责任程度的确定不仅要考虑行为的客观危害,还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及其人身危险性。交通肇事罪成立的前提是,直至事故发生瞬间或行为人认识到事故发生前,都抱有对行车要确保“安全”的意识;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人则自“畏罪潜逃”意识产生之时起,其后续行为的危险性即被“放纵”上升至“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的程度。200991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3](以下简称《意见》),就醉酒驾车犯罪的法律适用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公布了两起醉酒驾车犯罪典型案例。《意见》对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统一规范,明确了醉酒驾车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性意见,即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本案中,列淦光醉酒驾车、超速行驶,不足以证明其主观上是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因两者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而难以区分。二者的区别主要是:行为人对损害后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不同,以及行为人对损害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间接故意时,行为人对损害后果发生的认识程度比较高,行为人虽然不积极追求损害后果的发生,但损害后果的发生与否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下,行为对损害后果发生的认识程度较低,损害后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行为人不希望损害后果发生,其自信可以避免。本案中,列淦光醉酒驾车、超速行驶,不能说明列淦光对造成不特定多数人健康、生命及不特定财产损害之行为后果有较高程度的认识,损害后果的发生符合列淦光的意志。且从最高院并公布的两起醉酒驾车犯罪典型案例来看,黎景全和孙伟铭都是在严重醉酒状态下驾车肇事,连续冲撞,造成重大伤亡。其中黎景全驾车肇事后,不顾伤者及劝阻他的众多村民安危,继续驾车行驶,致2人死亡,1人轻伤;孙伟铭长期无证驾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在醉酒驾车与其他车辆追尾后,为逃逸继续驾车超限速行驶,先后与4辆正常行驶的轿车相撞,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黎景全和孙伟铭在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继续驾车冲撞行驶,其主观上对他人伤亡的危害结果明显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二人的行为均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本案中,被告人列淦光驾车只是发生一次事故,不存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的行为,不具备最高院《意见》所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情形。因此,本案应定性为交通肇事罪。

一审合议庭成员:张杰、孔小梅、廖金晖



[1]201122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同年5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其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说,如果由于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等行为,仍然还须依据交通肇事罪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和处罚。该罪明确了对“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机动车”两种“状态”的罚则。

[2]醉酒驾驶,是指在醉酒状态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吸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醉酒驾驶属于故意犯罪,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机动车。但是,对于醉酒状态的认识不需要十分具体(不需要认识到血液中的酒精具体含量),只要有大体上的认识即可。一般来说,只要行为人知道自己喝了一定的酒,事实上又达到了醉酒状态,并驾驶机动车的,就可以认定其具有醉酒驾驶的故意。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为依法严肃处理醉酒驾车犯罪案件,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充分发挥刑罚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功能,有效遏制酒后和醉酒驾车犯罪的多发、高发态势,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有必要对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统一规范。

一、准确适用法律,依法严惩醉酒驾车犯罪

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

返回首页|关于我们|交通指引|收藏本站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南京通达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浏览器版本在IE7.0以上浏览